□李 曼 孙大方
走进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的山桐子育苗基地,一个个大棚内,山桐子幼苗绽放新绿,萌发出盎然生机。
(资料图)
“这个育苗基地共有大棚102个,大多数已经出苗,长势良好,预计一个月之内就可以移栽。”基地技术人员介绍道。
山桐子,别名水冬瓜、油葡萄等,耐寒冷、耐土壤贫瘠,是1800米以上造林最佳树种之一。山桐子果肉可提炼食用油,提纯亚油酸,制造生物油,生产有机肥等,有“树上油库”的美称,是真正能够体现生态、社会、经济、旅游四个价值的树种。
“水城区海拔较高,为山桐子种植适生区、优生区,属水城区乡土树种,全区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杨梅、野钟、玉舍等乡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野生山桐子树10万余株。其中,杨梅乡光明村就有山桐子约2.5万余株。2022年7月,水城区杨梅乡成功申报‘中国·野生山桐子之乡’”。水城区林业局局长黄优先介绍。
“水城区野生山桐子不仅分布广且含油量高。据水城区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出油量测定的报告显示,野生山桐子出油率为25.7%至29.4%,亚油酸含量69.8%,比其他地区亚油酸含量的63.9%高出5.9个百分点。”黄优先说,为保护优良的野生原生山桐子种质资源,水城区对光明村39株优良植株进行挂牌管理。
据测算,山桐子每亩种植效益可达6000元以上,每亩加工食用油产出效益达1.2万元、饼粕产值600元,每亩木材收益可达8000元,可以显著提升水城区林地亩产值,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发展山桐子产业大有可为。近年来,水城区高度重视山桐子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山桐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编制有关山桐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六个一批”,即:造林绿化空间发展一批、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发展一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发展一批、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发展一批、树种结构调整发展一批、四旁绿化发展一批,大力推动山桐子种植,力争到2030年山桐子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努力将山桐子产业建设成为水城区主要支柱产业。
水城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选择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模式进行示范种植,在龙场乡、杨梅乡、米箩镇共同建设低海拔纯林示范,高海拔“山桐子+茶叶林”的乔、灌混交示范,陡坡丢荒地种植示范等示范基地1450亩。建成山桐子苗木培育基地面积500亩。其中,杨梅国有林场建设山桐子保障性苗圃基地200余亩,成为全省7个山桐子保障性苗圃之一。
特别是去年10月,《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山桐子产业发展成为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以黔南、遵义、铜仁、六盘水为核心发展区的国家木本油料生产基地以来,水城区加快布局山桐子“产业带”,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培育产量高、易存活、适应性强的优质种苗,不仅为水城乃至周边地区的山桐子产业发展提供优良苗木保障,也吸纳了大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水城区利用去冬今春造林时间共种植山桐子6180亩,还与贵州林草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采取4∶6比例进行收益分配方式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阿戛、陡箐、玉舍、鸡场等镇发展山桐子2万余亩。今年,分别在蟠龙镇百车河社区、米箩镇、杨梅乡三地建设山桐子苗圃基地面积500亩,预计出苗1900万株以上。
同时,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导企业在水城区建设山桐子产品加工基地,鼓励推进山桐子油、山桐子饼粕等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促进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推进山桐子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齐心协力推动山桐子结出“金果果”。
标签: